Search

【明志之選】

死亡從來不是選擇,有如私隱須知,不論同不同意,屏幕下只能點選我願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明志之選】

死亡從來不是選擇,有如私隱須知,不論同不同意,屏幕下只能點選我願意。死後世界如何,無人得知,死後世事如何,倒是很清楚:也許能改變甚麼,總之與你無關。

絕對的初始,本有很多歧路,可以對話,可以協力,可以反抗,正常人絕不會有自殺之念,只有當種種的方法皆失效,死亡忽然變成唯一。旁觀者紛云值與不值,盡是在對岸食花生睇戲。

被迫選擇以死明志,我們並不陌生。李東海小學林老師,面對校長諸多無理要求,多次召見侮辱,向東華三院投訴不果,迫得以生命撰寫控訴書,才令校長被解僱。卑微的願望,無力的復仇,登上天台的步伐並不沉重,反是充斥無力感。死因庭裁定自殺,官指事件本可避免,校長少說一句,東華多行一步,諸多因素才促成這唯一,躍下了永恆,推翻了小小校園內的大大暴政。

自焚然後跳樓明志,不是自焚者劇情,是韓國大學生李東洙的死諫。有多少人的遺言是高呼而出的?「暴力警察滾開!處決法西斯先鋒全斗煥」,李東洙力竭聲嘶留給韓國上下一句話,隨即以火光和地心吸力遠離塵世,留下屍體和控訴,喚起了六月抗爭,推翻全斗煥獨裁政權,沒錯,又是大魔王霸權,時地人事有別,本質不變。

Irina Slavina是戰鬥民族記者,面對着的大魔王在摧毀第四權。當時政府大規模封鎖新聞網站,對Irina的文章罰款,國安以涉嫌勾結外國勢力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襲,取其夫女的電子產品,所有儲存裝置一個不留。這真是發生在俄羅斯,只是歷史巨輪近來興玩甩尾,迴轉速度又快又急。毫不意外,Irina在警總外長椅自焚升天,寧鳴而死,不默而生。收效如何,早不在考慮之列,必須要做甚麼,又沒有甚麼可以做,點火明志成了她唯一可點選的方格。

明志之選,本來有着不同答案,何時何地,人本來都曾經有過選擇,是甚麼時候逐扇門窗被關上,甚麼時候變得不再有選擇,這確實是要追究到底的。不明真相,漠視現實,歷史只會重複嘲笑當權者的愚昧無知。大約是吃糭吃傻了,才會忘記在香港名列公眾假期的端午節,其實也在悼念一死以明志的屈原,這可是歌頌萬世的明志之選,在我來說,每年端午節都是烈士紀念日。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,帶着宋帝落香港的文天祥,便曰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」。衝進月台後,不難感受這股正氣。丹心照了太古廣場,耀了崇光百貨,北有文天祥公園,南有宋皇臺站,以死明志者實在太多,到處也可以鮮花回應明志者。與其追求獻花的儀式感,更重要必須追究到底,別讓初心磨蝕,明志之選,才能真正有得選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成為的士司機與乘客,是命裡有時的交錯。 兩個背景截然不同嘅人,由於一部的士,不期而遇,然後永不相逢。 喺短短嘅車程入面,唔少乘客除咗留低車資,仲留低好多嘢, 有嘆息,有淚水,有笑聲,有怨曲,仲有電話。 社會泛階層嘅故事,就喺的士車廂內上演,就喺本專頁內傳揚。 我的文字你的故事紅的車廂,我的你的紅的。
香港人的的士,我的你的紅的。
View all posts